近年来,绍兴市越城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将学前教育作为民生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扎实推进多轮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优化配建招录机制、加大托底提中力度、聚焦主体活力激发等举措,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办学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普遍需求。2021年,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7.7%,省二级及以上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9.4%,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8.9%,教师学历合格率、教师资格持证率均为100%。
优化配建招录机制,构建“步行10分钟”上学圈
一是全链管理,实现“应配尽配”。通过“全域+区块”模式优化布局规划,率先实施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全链式管理”,做到幼儿园与居住人口同步布局,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同步交付使用,实现“每5000人口配套建设一所6班及以上标准幼儿园”的学位制度化供给目标。目前已投入使用小区配套幼儿园79所,学位1.8万余个,占全区幼儿园总学位55.6%。
二是无偿移交,形成“越城标准”。在住宅小区项目整体验收后10个工作日内,开发单位将新建幼儿园无偿移交教育部门,并由开发单位、教育部门和国资部门实地踏看后签订三方移交协议和移交清单。2011年以来,全区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实现100%无偿移交。形成小区配套幼儿园简装移交的“越城标准”,将简装移交列入土地出让条件。
三是动态界定,保障“公平入学”。根据“相对就近、房户一致优先、双向选择”原则,遵循“空间条件与房户条件相结合”的由内向外录取逻辑,实行“相对稳定+动态变化”的招生范围界定,即以幼儿园为中心,根据招生规模、周边学龄前儿童数量等来确定招生范围,保障“内圈”相对稳定,体现“外围”动态变化,保证住户一致幼儿的优先权,一次性录取率达100%,普遍实现“10分钟内步行到园”目标。
加大托底提中力度,扩大“优质普惠”覆盖面
一是做好消薄“减法”。实施农村幼儿园提质行动,以提档升级为目标,将列入市级测评的62所省二、省三级农村幼儿园作为重点提质园所,近5年来共改建、扩建、撤并薄弱幼儿园30余所。2021年投入改造经费,分期分批帮助10余所农村幼儿园创建高等级幼儿园,农村优质园覆盖率达59.15%,进一步满足农村适龄儿童“上好园”需求。
二是做好增量“加法”。全面实施“名园集团化”战略,按照“优质园+新园、优质园+普通园、联盟托管”等办学模式,发挥优质园的孵化孕育功能,2017年以来,新开办幼儿园23所,其中20所实行公办名园集团化办园。目前由省一级幼儿园领衔的“名园+”幼教集团15个,65个园区提供优质学位近1.8万余个。
三是分好经费“蛋糕”。合理确定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成本的分担比例,历年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建立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制度,符合条件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享受同等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并实行同步增长;设置专项经费用于薄弱镇街、困难学生的各项补助,2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聚焦主体活力激发,满足“幼有善育”期盼点
一是聚焦评价引导,激发园所活力。打破“城乡二元分组评价”模式,规模大小不一的幼儿园引入“加权系数”,平衡规模差异;同时设置负面清单,监测绿色指标,强化规范办学。突出发展性评价,提供发展要素指导目录,鼓励幼儿园对照目录找准短板弱项,确定提质目标,完善发展机制。坚持素质教育导向,鼓励幼儿园结合资源禀赋自主选择特色发展和改革创新项目,并根据成效赋分、加分,促进园际对标、争先创优。
二是聚焦队伍建设,激发教师活力。给予非编教师专业发展财政补助,同时设立学历进修、师范类毕业生入职奖励等,有效保障非编教师待遇水平;适应城镇化和编制管理现状,探索幼儿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择优选择非编骨干教师进入幼儿园领导干部岗位。依托“三名工程”致力打造学前教育“领头羊”;通过“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带动一批“中间力量”成长;通过业务评优、最美选树、教学展示等方式激发年轻教师的生长力量。
三是聚焦课程改革,激发幼儿活力。全域推进课程游戏化改革,注重“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的主体发展,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愉快地学习。利用等级评估、质量考核契机,推进幼儿园优化课程游戏化环境,因地制宜开展游戏活动。同时每学期至少开展5场幼儿游戏案例分享交流、游戏行为分析评价等相关研训活动,引导教师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看见”幼儿在游戏中的体验、欣赏、探索与创造。